涡度相关相关论文
基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人工植被区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对人工植被区碳通量及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碳通量的月均日变......
研究基于涡度相关技术,揭示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水热通量动态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云杉林日尺度上潜热通量、感热通量与......
我国西北的防沙治沙工程常常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地区大量的种植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等灌木,这会导致荒漠草原发生人......
本文利用涡度相关系统(Eddy covariance system,EC system),观测民勤绿洲—荒漠生态系统梭梭人工林植被区和裸地区两种不同下垫面能......
[目的]探究干旱绿洲区典型农田生态系统作物蒸腾蒸散特征及蒸腾占总蒸散的比值,为T/ET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联合运用树干液流......
土壤呼吸监测是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环节,对全球碳平衡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中,气室监测法应用最为广泛,但长时间监......
鼎湖山通量站是中国通量网络(ChinaFLUX)中4个森林站之一,采用开路涡度相关方法,对南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进行生态系统尺度的CO......
获得城市各类覆被的CO2通量贡献,是将单站观测结果上推到城市尺度的重要科学基础。然而城市地区覆被破碎,很难针对单一覆被实施涡......
利用涡度相关法,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连续2年的通量观测,分析了2017-2018年生长季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
为促进果园生态系统水碳通量变化规律研究、水碳通量预测模型的构建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规律研究,本研究以“寒富”苹果园为对象,基......
本研究基于涡度相关技术,于2018年对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典型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人工林生态系统碳通量进行了观测,并结合气......
滨海盐沼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加之其具有缓慢的有机质降解速率,因此成为缓解全球变暖的有效蓝色碳汇,近年来引......
研究蒸散发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并提高蒸散发估算精度,对探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循环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科尔沁沙地典型地貌......
杉木是中国南方主要的造林和用材树种,它对平衡我国南方地区CO2,H2O和能量收支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对于杉木人工林感热通量特征研......
湖泊的辐射和能量收支的观测研究对于气象学和水文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于2012年采用涡度相关系统和小气候观测系统观测太湖表......
采用涡度相关法,对2018年下半年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滨海芦苇湿地的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总初级生产力(GPP)和生态系统呼......
期刊
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山东禹城综合试验站为试验平台,以涡度相关法和箱法为主要技术手段,以两种方法观测的禹城站2005年10月~2006年10月......
作物蒸散发是农业用水最主要的部分,因此掌握作物蒸散规律及蒸散量对提升区域农业用水效率、指导精准的农田灌溉,以及合理利用水资......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对植被能源与物质的需求量剧增,为实现植被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植被生物量、生产力的实时......
水分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占非木质化组织如叶片和根系生物量的80%95%,同时也是植物体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载体和参与者。水分在植......
蒸散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水分资源损失的主要部分,在森林水分平衡分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又是影响区域和全球气候的重要因素。在......
印痕分析是研究通量信息空间代表性的重要方法。自然界植被分布不均一、地势不平坦等特点给地气间湍流通量交换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黑河大满灌区和张掖灌区农田生态系统内四套涡度相关仪和配套的气象观测站点,由黑河计划数据管理中心提供,隶属于......
运用涡度相关仪、包裹式茎流计对半干旱区玉米蒸散和蒸腾进行连续观测,并对田间土壤水势及其周围气象因子进行同步监测,分析了玉米......
近年来,由于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自然湿地被大面积地垦殖为农田,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碳......
期刊
冠层光合参数的准确定量遥感反演是生态系统遥感模型的核心与关键。基于2011年玉米(Zea mays)整个生长发育期的冠层光谱反射率、生......
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持碳平衡和全球气候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是国际公认的生态过程敏感区,选择长江河口典型湿地......
潮间盐沼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独特,生态系统CO2交换存在着极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利用2012年黄河口潮间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生长季......
期刊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水分分中心是管理CERN陆地生态系统台站水环境长期监测的专业分中心,也是从事生态水文学研究的一个学......
利用2008年锦州农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涡动相关系统通量观测资料,分析了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生长季(5-10月)及非生长季CO2通量动态变化......
为了研究涡度相关法在网室内的适用性,于2005年6月在一个长、宽、高分别为352m、228m和6m的香蕉树种植网室内进行试验,测定的参数......
通过引入叶面积指数,将叶片水平的气孔导度组合模型扩展到冠层水平,建立了冠层导度环境响应组合模型,组合模型所需参数较少,且均可......
【目的】研究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林生长季蒸散量(ET)变化特征,同时分析气象因子在不同天气状况下对兴安落叶松......
为了准确监测土壤呼吸,针对土壤呼吸传感器最优布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土壤呼吸传感器最优高度点搜索算法。算法的......
运用涡度相关观测技术对海南儋州地区的橡胶人工林(简称橡胶林)进行长期观测,研究了2017-2018年水汽通量变化特征,并结合该地区的......
叶片水平的气孔导度组合模型已被成功扩展到冠层水平,并被应用于冬小麦生态系统潜热通量的模拟研究,但该研究仅基于1a的数据,有必......
针对森林通量观测站涡度相关法碳通量观测普遍存在的长时间连续性数据缺失情景,为探究不同数据插补方法的有效性,以华北低丘山地栓......
以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的涡度相关系统连续观测的CO2通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青藏高原的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
利用数字相机自动、连续监测植被冠层物候变化,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依托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探讨......
复杂地形条件下涡度相关法通量观测修正方法以及夜间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通量(NEE)质量评价方法,是世界范围内通量观测研究中的重大技术......
使用循环采样设计方案,对海北沼泽化湿地生态系统涡度相关通量观测塔的通量贡献区内叶面积指数进行了实地调查。根据样方叶面积指......
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典型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2011年11月—2012年10月)的CO2通量进行连续观测,分析了农田生态系统净......
光能利用率是表征植物固定太阳能效率的指标,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所截获/吸收的能量转化为有机干物质的效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
以华北平原棉花农田尺度为研究对象,以中科院禹城综合观测站的涡度相关数据为基础,研究棉花蕾期、花铃期、吐絮期瞬态的CO2通量和......
使用涡度相关通量数据估算安徽寿县农田水稻拔节至成熟期的光能利用率,并分析光能利用率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研究表明:光能利用率的......